少时慕名读郁达夫《沉沦》,罢卷之后心情复杂,与其说是困惑,不如说是反感——我觉得,那时候的人为何事事要扯到家国天下,心想,足下一个穷书生罢了,中华崛起与否,真的和足下有关不成?当时甚觉各种骚客文人太过自命不凡,都喜欢发几句“天下己任”之类的感慨。
后来留学法国,有一天看到一则史料:一战时中国向法国输送了120000的劳工,这些劳工在跋涉3个月之后到岸,然后每个人被像牲畜一样地编号。他们一周工作七天,每天的工资是5法郎,而其中2.5法郎要抽作生活费。劳工合同里面还写着,这些报酬中间的一部分必须要寄回中国本土给劳工的家人——最后当然是没有寄了——这些劳工在极其肮脏的船坞、兵工厂工作,很大一部分死于过重的劳动和流感。
研究这段历史的一个法国人说,中国人素以勤劳著称,尤其是中国北方的满洲人;中国劳工在一战附近的历史时段遍布全球,加拿大、澳大利亚,重洋彼岸,累累病躯。而这些在法国的中国劳工,即使在战争结束之后,竟然被派往战场清扫尸体;其中一部分竟因此而精神失常。
在此之后,中国劳工在“极大的冷漠(une grande indifférence)”之中踏上回国之旅。
今天的法文中,竟然有一个专门的词来称呼中国劳工,叫做coolie(苦力)。我刚来此地之时,曾经有法国人那这个词问我,今天的中国是不是还有很多coolie,我当时无感,而现在我感到耻辱,羞愧,还有仇恨。
所以时至今日,想到《沉沦》,我知道它不是多么伟大的小说,但是挡不住一些游子的共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显得不是空话,“少年强则国强”之类也不再显得面目可憎。
所以,如何才能够领悟小说的内涵,我想回答说,读者需要到某种际遇之中才行。小说的内涵,或者说许多伟大艺术品的内涵,并不是某个人生观、某一条道理、某一种政治口号,它乃是一种“存在(être)”,艺术家通过自己如椽巨笔把这个存在彰显出来。
什么叫做领悟了内涵呢?理解艺术品恰似在密林之中行走,荆棘枝条,遍布左右,足不能前。你对这个密林充满了各种颠倒妄想,却以为这些胡思乱想就是真理。然而忽然有一天,你走到了这密林之中的一块空地,刺眼的阳光一下子照亮在你头上,照亮在整块空地上,还把空地周围黑黢黢的树干照的清清白白,你忽然不仅知道了这是哪里、你从何来;而且还把这块密林看得分明。这就叫做“祛魅”。这时候这束阳光和这片林中空地,并不是来告诉你某一条“真理”、某一个感触,而是把整个树林的真实面貌清清白白地展现在你面前,如其所是,如其所来。如此,你方才发现,你领悟了小说的内涵,然而这内涵是什么,却又如此难以说明白。你也忽然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编这么大一个故事来给你看,你觉得这句句都不是虚妄,每一页都真实不虚。
而在达到这个境遇之前,你可能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颖悟的,即使看再多书评、请教各种名家,甚至找到作者本人去座谈,你可能还是不知道他究竟说了什么。
聊起《百年孤独》,你可能可以说出许许多多,拉美陷阱、军政府、魔幻现实主义……然而总是缺少一种茫然的虚无感和子弹擦过耳朵的声音。
聊起《三国演义》,你可能可以说出许许多多,横槊赋诗、火烧连营……然而还是缺了点壮志未酬的英雄泪、奈何死乎的苍凉感。
多年前,我也对一位老师问过类似的问题。而这位老师回答说,好小说是要用一辈子去读的,读不读得懂,很多时候只是缘分罢了。
关注中国艺考网(官网)
微信获取更多艺考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