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旬我开始了播音主持这条路。
开始确是因为文化课过于不稳定,身在人口大省也确实压力很大,于是在12月终于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走上了这条路,相信每个学播音主持的人都会说自己喜欢这条路,但是褪掉这层喜欢谁能说没有为了上大学走捷径这样的小心思?
现实点说,我确实是基于此出发点而选择的。
刚开始我没有报任何机构来培训自己,原因很简单,个个培训机构商业化严重,我个人认为不靠谱。
但是身边的同学们个个从高一或者高二就开始学了,最终我找了一个播音员教我,这个老师一共给我上了10节课,也就是20个小时,第一节课是在饭局上上的,他听了我的声音,让我念了份报纸,后来有到他家里上的,有到他单位上的,课的内容倒没什么特别,他是一个音乐发烧友,每次他让我选择我喜欢的散文或者诗歌,然后从他一个房间里找出来各种名家的CD或者磁带,让我听,然后教我读,我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了现在的略知一二。
这个老师教会我的东西很简单。
-
播送新闻时要充当一个转述者的角色,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事儿,没必要过分拿捏。
-
播送文学作品时就要充当诗人和诗人描绘的主人公这两个角色,换言之,将自己融入进去。
-
即兴评述不要过分的套结构,走公式,有交流感,有内涵即可。
我没有练过绕口令,没有接触过口腔操,老师年纪大约30多岁,是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从事这个专业,所以他并不是特别专业,大家还请海涵我的见解。
后来我考了编导,那是我第一次面试,紧张,第一次面对镜头,茫然,结果编导面试36分。
很简单的一个评述题被我说很烂,确实上台之后会慌了阵脚。不过这算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因为我没有上过镜,没有走过场,到现在我仍旧忘不掉当时的场景。
紧接着是我第一次单招,我看同学都去报川师,我也就在最后一天晚上报了名,第二天初试,节奏真的很快,自备稿件和才艺展示,我的自备稿件是同学准备的两篇中淘汰的《不朽的胡杨》他说这个很一般,我实在找不着合适的散文就选择了这个,到现在我也只是会背前两段,初试过了,复试模拟主持,坦白的说模拟主持这个名字我也是头次听说,所以结果可想而知,查成绩川师差10分。
后来应该就是河南统考了,那是我第二次上镜,初试还是同样快节奏,稿件就没说几句就over了。等结果,通过。第二天下午复试。同样的场合只是我真的很紧张。因为这意味着我的这条路能不能继续走下去。虽然在河大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学长告诉我放宽心,可是我不是一个学了两三年充满经验的人我怎么放宽心,考试还算顺利,即兴评述正常发挥,但是忘记了考官提问这一项,我直接鞠躬闪人了,出来就各种忐忑,各种不安,毕竟别人都有被问问题,最终结果很令我吃惊,340+的成绩。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得到之后就开始充满自信,我开始喜欢这样的过程,我希望考更多的学校,我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现实就是爸妈不让我在折腾,让我好好学文化课,班主任也是和家长如此建议,家长本来就没什么经验,就真没让我考,我记得最清的是武汉大学,我想去考武汉大学,巴望了很久,爸妈愣是没同意,我一测参加了,老师说学校的考试更为重要。后来我要考中传,爸妈更是不同意,我就自己报了名,后来也实在是没办法,爸妈让我去了,我在西安考的,中传的学哥学姐真的是很好 啊,发挥得一般,最后结果还是过了。真的是很开心很开心很开心。我开始想如果自己进了中传该是多美好的事情,复试的时候我在侯考的时候就开始紧张了,身边 一个个的真的看起来特别专业,我开始害怕,在走廊快进门接到稿件的时候我听到我前边的女孩儿在读,真的很专业很专业,我告诉她说,我肯定不行了。她说,看 你声音还不错啊。结果很如人意,我落榜了。
[FS:PAGE]
查成绩时,什么虽然你很优秀等等巴拉巴拉巴拉。我确实是有难过一会儿,但是后来便也明白了,正如开头所写那样。不要丢了姿态,输了什么都不能输了铿锵的脚步,丢了什么都不能丢了必胜的决心。
经历了这次考试确实成长了不少,确实懂了很多道理,我想分享给大家共勉。
-
对于强者来说没有潜规则可言,不要用客观支付主观。
-
要了解自己,自己究竟适合不适合,真的,有的培训机构告诉你来吧,没关系,你肯定可以,最后你没过,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孩子的伤害。
-
要自信,我中传没过百分之八十的原因就是没有自信,真的,面对那样的场面确实很压抑很压抑。
-
平常心,强者可以具有所向披靡的气势也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遂人愿,人生无一路坦途。
艺考就这么结束了,我考了5个学校,川师中传挂了,天师过了。当然我也不会再过多的关注这个,过去的事情终将是过去,未来还等着你我去争取。
当然,也有如下几点我认为可以告诉考生,中传需要的学生经过我观察大多是有两面性的,就是说你既可以是端庄的新闻人,也可以是诙谐的娱乐人,我有看到考上的同学的照片儿,说实话从他身上我总结了很多可以提高自身的东西,比如自信。他有一句话在中传没出成绩的时候我觉得特显眼儿,他说他能进前二十,出来果不其然还不赖。
关注中国艺考网(官网)
微信获取更多艺考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