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饭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一天,你父母老得不能走也不能动,就想吃口热的、顺嘴的,你能做的出来!”(照片摘自新浪网新闻频道)
“袁老师,日本的宿舍能包饭么?我的孩子不会做饭......”
“教会她!”
“现在不比我们那会儿,这么方便,孩子大了,成家了,可以在外边吃!”
“.........”
本想揶揄几句,可面对一位母亲的拳拳之心,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吃了吗?日本有饺子么......”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妈妈的开篇语总是这样;结束语总是:“回家探亲前,把想吃的给妈列个单子,妈挨个儿给你做!”
记得幼时,在北京西单旧时的长安大戏院听于魁智的《三家店》——台上灯影恍惚中哼哼哈哈的长须老者和台下细密碎杂的嗑瓜子的声音,最难忘记的是散戏后,祖父在回家的路上反复哼唱着:“.....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
不知道问过多少准备出国的孩子:“会做饭么?”
回答基本是:“不会!”;
好一点的答案是:“炒鸡蛋、方便面算么?”;
最无奈的答案是:“会做饭为什么?”这个问题曾经让我思考了很久,也曾经试过很多答案,都被驳斥的体无完肤:
“你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做啊?”
“我买就行了啦!”;
“自己做很省钱啊?”
“我爸妈有钱!”或“我可以打工挣钱!”;
“自己学会可以做给男(女)朋友吃啊?”
“他(她)会做不就得了!”......面对无奈的答案,我很难压抑心中的怒火:“会做饭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一天,你父母老得不能走也不能动,就想吃口热的、顺嘴的,你能做的出来!”
拾荒妈妈和我的妈妈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妈妈:“你的坚毅和努力是涤荡世间一切尘埃的清泉,是我们所有的人生答案和生活下去的理由!”(照片摘自新浪网)
今天,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母亲拾荒9年,只为供儿女念书,儿子大学毕业就职后,为感谢母亲,将母亲辛劳的一天拍下照片,并配文发到了网上,以感谢母恩........不知道您看过这篇报道是什么感受?我想起了出国前,妈妈和我的一番对话:
“好好念书,别担心钱!”
“我都这么大了,肯定不能给家里添负担!”
“别瞎说!想念书就先别想挣钱,妈攒的钱够,不够,大不了妈去超市什么的打打工;再不够!妈把房子抵押了,怎么也能坚持下来!”脑海中真的浮现出妈妈在超市打工的场景,让我心痛如刀绞:彼时,拖着疲惫的身躯;推着长长的购物车的白发苍苍的妈妈.......我直想能扑过去,替她抵挡这一切。
有人建议删去中学课本中朱自清的《背影》,原因是“背影”的蹒跚和臃肿;而拾荒妈妈的坚毅,给了普天下许多“难题”一个当头棒喝般的答案——还是俺娘那句话:“妈在的时候能给你的,全给你;只希望妈不在的时候你能好好活着!”
无论你的梦想是多么远大,她的梦想却是你能在她走后,有一个如她“永生”般温暖的家;拾荒妈妈和我的妈妈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妈妈:“你的坚毅和努力是涤荡世间一切尘埃的清泉,是我们所有人生的答案和生活下去的理由。”
----------这组泥塑叫“俺爹俺娘”,是我出国那年从潘家园淘换来的,如今摆在我日本的办公室里,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他们,都觉得俺爹俺娘生的太美了,生活再累、再苦,俺也能扛!俺爹俺娘看着俺咧!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应该学会做饭,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