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展苏绣体验课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中国的艺术事业和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社会对新型艺术实践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2012年以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始筹备艺术管理专业,2015年首次招生。迄今已从国内艺术、设计行业招收5届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此外还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苏富比学院联合招收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管理人才。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社会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一,在影视动漫等大众文化领域之外,原本只受小众关注的艺术史经典作品或当代艺术创作也开始受到大众的关注,艺术因此超越原有的作品收藏、展示和交易系统,而呈现融入社会生活、融入非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第二,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本土、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进入当代文化艺术场域,成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上述这些新的变化对培养艺术实践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原有的艺术管理专业课教学主要针对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的运营管理,现在还要考虑到“艺术+教育”“艺术+旅游”“艺术+公共空间”等不同领域的文化策划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资源;原有的文化素养课程,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和艺术原理等常规课程,现在还需要拓展到外延更广、更具本土文化特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在2019年开展了具有实验性的“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对新时代新型艺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项目组从全国260余位报名者中遴选出30名年轻有为的艺术实践人才,在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指导下,在清华大学完成两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其后分10组进行项目实践。每个实践小组包括艺术创作人才、评论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各一名,经研讨、创作、设计、实施、总结,形成10个艺术产业前沿实践小组,以“新时代 新产业”为主题,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结业论坛暨展览上集中呈现和发布。
上述10个项目是由项目协办方、合作方提供的真实项目,学员在实战过程中得到了院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每个项目的体量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学员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品收藏、展览和经营模式,体现出艺术跨界融合、艺术赋能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特征。
“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和“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两个项目组,针对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这一非营利性的公共空间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介入”实践。经过了“腾笼换鸟”的北京老城区,如何利用闲置空间植入活态的文化内容,为社区居民、市民和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是当下亟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实践小组将东四胡同博物馆正在筹建中的图书馆定位为以胡同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图书馆,通过多功能空间设计和多元业态的植入,使图书馆成为传承胡同文化、保留胡同记忆的文化空间。第二个实践小组在老城区文化空间中引入寓教于乐、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参与;来自清华美院、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三位小组成员,通过收集和分析参与者反馈,进一步探索了“非遗+教育”的课程编排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和“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项目,从不同角度探索了“艺术+酒店”的研创模式,有针对性地根据酒店空间、民族传统和城市文脉进行了创作。“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以合理的成本创造出与当地商业环境相匹配的作品,使艺术家走出闭门造车的状态,与世界产生更真实的联系。“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对如何挖掘地域文化、形成地域文化IP进行了有益探索。“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组探讨了如何借助海外酒店空间输出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在10个实践项目中,有3个项目是由学员所在单位提供的,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统文化复兴相关。“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项目由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女儿姚卓提供。在本次项目实践中,姚卓与其他两名组员基于面向年轻人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姚绣”子品牌,通过苏绣中秋礼盒研制、苏绣手工体验课开发,探索了苏绣如何从大师品牌走向生活品牌、非遗如何走进千家万户的创新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