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色彩,在大致了解了颜色明度、纯度、色相等颜色常识(注意是颜色常识而不是色彩常识,半天时间即能掌握)之后,应迅速进入色彩关系的学习阶段作为色彩基础入门。当然在学习色彩之前应先学习素描知识,因为一幅成功的应试色彩离不开素描意识,如构图意识、形体塑造和空间意识等。撇开素描知识暂且不谈,在静物写生中,色彩关系大致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在铺大色调时,先观察比较大色块之间的关系。比如将一白碗置于大面积红衬布上,整体观察就会发现,白碗的暗部(光源在上方)呈偏红色倾向,而白碗的亮部却呈现微妙的绿色倾向。前者是环境色影响,后者却是源于红与绿的补色理论。这种关系是因为颜色与颜色之间相互影响、对比而产生,我们称之为色与色的关系。后印象派梵高作品中桔黄色向日葵与蓝色背景即是运用此理论。
其二,在铺完大色调进而塑造个体时,由于光线的影响,我们会发现亮部与暗部之间除了明暗对比还存在冷暖对比。因为明暗对比属于素描语言且易于看出,而冷暖对比属色彩独有特征所以格外需要重视。以室外晴天光线为例,阳光下的草地呈现偏暖的黄绿色,树荫下的草地则呈现偏冷的墨绿色;室内自然光反射天空颜色,其明暗部冷暖关系与室外相反。由此可见,冷暖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画冷暖的另一原因是它能使绘画更具有表现力和色彩感,比如一个浅黄色的苹果,其自身明暗对比可能并不明显,若暗部用黄色亮部加白粉会感觉亮部亮不起来且整体苍白粉气,此时就可以用冷暖来塑造,即暗部用偏暖的中黄,亮部用偏冷的柠檬黄或黄绿加白粉,则关系会迅速拉开且感觉“有颜色”。这种关系是因为光线而形成,所以称为光与色的关系。印象派前期作品皆是研究光与色关系。
从央美、国美、清华等色彩高分试卷上,我们不难看出其旨在考察色彩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这种关系越合理、越讲究、越大胆、分值则越高。无论南方北方,其技法面貌可能略有不同,但其考察色彩关系的本质是一致的。
一直以来,考前色彩曾困扰着为数众多的美术学子,他们往往将困惑围绕在技术层面的表象技法上,因此选择一本好的色彩书籍也是至关重要,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从色调到色彩关系,从构图到深入刻画,再到表现都为美术生指明了方向。曾几何时,以单纯摆色块为能事的教学书籍被标榜为正统广为流传,喧嚣尘上,熟知这种“正统”将一批又一批的美术青年推向程式化和概念化的深渊。在美院考试中,从根源就误入岐途的考生们自然被拒之门外却百思不得其解。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千篇一律的符号化的“正统”作为个人喜好附庸风雅倒也无可厚非,然而将之强加于不谙世事的艺术花蕾岂不有违于园丁们的初衷?
中国艺考网转载报道: 以上信息由中国艺考网收集整理。 《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是专门针对包括美术、声乐、乐器、舞蹈、播音主持、编导等多个专业在内的艺术类考生参加高考的文化课指导用书。是目前唯一一套艺术生文化课专用复习教材!出版社直营网站: |